Bsport体育Bsport体育Bsport体育1977年,在一次国务院会议上,邓公痛心说道:“我们没有善待半导体专家黄昆,北大不用他我用,让他去半导体所当所长……”
1919年9月2日,黄昆生于北京一个小康之家,他的父母都是银行职员,家境还算优渥。
黄昆自小聪颖好学,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8岁的黄昆进入燕京大学攻读物理专业。
几年后,23岁的他考取了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成为“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的高徒,彼时,他的同班同学还有杨振宁、张守廉。
1945年,黄昆考取“中英庚款”的留学资格,而后赴英入读布列斯托大学,他的导师是固体物理学大师莫特(197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从莫特两年后,黄昆成了“物理大牛”,提出了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光漫射的理论,开创了X射线研究的新领域。后来这种现象在国际上以黄昆的姓氏被命名为“黄漫散射”。
留学期间,黄昆和爱丁堡大学玻恩教授合作编著了《晶格动力学理论》。后来,该书成了固体物理学教科书及晶格动力学专著的标准参考文献。
此外,在布列斯托大学的实验室里,黄昆还遇见了一生的爱人英国女孩里斯,二人惺惺相惜,共同提出了“黄-里斯理论”。
就在爱情事业双丰收时,黄昆却做出了回国的决定,在给杨振宁的信中,他写道:我们衷心觉得,中国有我们和没有我们,makes a difference(截然不同)。
1951年10月,32岁的黄昆告别英国女友,回到万里之外的新中国,当起了北大教书匠!仅仅几个月后,女友也追随他的脚步,来到了中国。
当半导体晶体管在美国问世时,黄昆敏锐地看到这一新兴学科对新中国建设的意义,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北大明确了物理系半导体的培养方向。
就在黄昆夜以继日地为“半导体专门化”忙碌时,1957年,大洋彼岸传来了老同学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
当时,有人问黄昆有何感想,他指着面前的学生骄傲地说:“我这几年,教了这么一批学生,还生了儿子!这就是成绩!”
而此时,不仅仅是杨振宁获得诺奖,黄昆当年所在的布里斯托大学团队,陆续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物理大牛也不在少数。
因此,大家都认为,如果黄昆不回国,拿诺奖是迟早的事。但黄昆却无怨无悔,哪怕在中遭到不公正对待。
1977年,在邓公的关照下,58岁的黄昆出任半导体所所长长。只是,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被拦住了去路。
当黄昆骑着他的破旧自行车来半导体所大门前,守门人见他一身老农民打扮,立马拦住他说:“老头,你进去干啥,赶紧站住!”
被拦住的黄昆扶着自己27年前,远渡重洋带回来的自行车,一点也不心酸,因为此时半导体所的大部分人,都曾是他的学生。
入主半导体研究所后,黄昆的科研事业又迎来了第二春。我国的半导体物理事业,也因有他加入,再次起死回生。
他原本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却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放弃令人羡艳的研究成果和职位,选择了回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即使隐入烟尘也无怨无悔!
Copyright © 2018-2024 b体育·(中国)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鲁ICP备16034232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