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2022年是全球半导体下行周期态势较为明显的一年。各大分析机构在下半年纷纷做出悲观的预测,各大半导体公司的各类裁员、冻结招聘和调低资本投入额度,背后的原因,除了产业本身的周期性波动之外,越来越强有力的地缘政治和政策性外力的干扰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相比2021年,2022年美国对华半导体遏制力度和针对性越来越强,以美国国会、内阁各部委以及FCC等联邦机构的立体化作战方式也越来越娴熟。
表面上看起来,美国商务部10月份之后的几轮美国出口管制措施政策都在因袭旧制,但旧中有新,而且带有很多“创制”性质,为2023年中美有可能出现的新一轮交锋做了实践上的铺垫。
整体看下来,美国对华半导体的打压和遏制,正从2018-2020年的粗放型和大包大揽型变得越来越精细化,值得国内产业界高度警惕。
随着国内科技的发展,5G、AI等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对华制裁也层出不穷。特别是特朗普当政时期对华制裁力度空前,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给国人敲响警钟。2021年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依旧没有放松对华的科技封锁,对国内多家实体企业不断进行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
2018年-2020年,美国内阁各个部位出台的就5G、AI等高科技领域的对华遏制,可谓政出多门。以美国国防部为例,2020年6月到2021年2月,先后五次出台了一系列的“黑名单”,即CCMC名单(“军工企业”)。2021年春节期间,这个CCMC名单堂而皇之的把小米集团也列入进去。
再此之前,美国国防部还曾发布公告,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芯国际列入CCMC名单。该名单是美国国防部根据经修订的《199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1999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第1237条公布的中国军方控制企业的清单。自该法1999年制定以来,直到2020年6月美国政府才第一次公告企业名单。
除此之外,美国财政部也曾在2021年6月份公布了一批中国企业的“涉军名单”,是2020年11月公布清单的“扩大版”。财政部的这份清单是其下属机构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 (OFAC )推出的中国军方企业清单(Non-SDN Communist 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List,简称“NS-军方企业清单”)。
与商务部不同的是,美国财政部和美国国防部这两家的对华“制裁清单”互相依存性很强。
以2021年年初清单威力,财政部NS-军方企业清单所列企业与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军方企业清单前4版一致,但增加了企业的别称、股票发行名称、股票代码等信息也加入数个企业的子公司。今日拜登政府新公布的NS-军方企业清单有59家企业。
通过对比发现,以上“黑名单”加入原因、管制对象、清单企业认定等逻辑均是一致的。其中,加入原因均为“中国人民或中央军事委员会下属任何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并从事商业服务、制造、生产或出口等业务的公司,还包括军民融合的中国国防工业参与者。”
集微网之前曾刊文指出,美国国防部和财政部的对华高科技企业遏制套路有“狼”和“狈”的关系,美国国防部有权制定军方企业清单,但没有实际的执法权。现在,美国政府对中国军方企业的制裁措施由美国政府中负责制裁的 OFAC 进行了落实以及细化。
但从2022年开始,美国对华半导体企业所谓“涉军”的指控迅速聚拢到商务部门下,纷繁复杂的各类清单打架的事情已经极少出现。
而且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本身也在整合自身力量,耙梳和查缺补漏,条款日臻细化,针对性越来越强。
10月7日,BIS宣布了一系列在《出口管理条例》下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新规,其中包含了多个出口管制分类编码(ECCN编码)的新增和调整、新增3个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新增2个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限制,以及更新了31个未经核实清单(Unverified Entity List,UVL)的更新并新增了UVL清单转实体清单的机制。这一次,他们拿到了“涉军”的最终解释权,相较2020年4月份的对华军事最终用户和军事最终用途限制等相关规则的修订又前进了一步。
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国商务部相比财政部和国防部,更能身兼“运动员”和“裁判员”两种身份,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许可证制度和UVL以及实体清单的“互相穿梭”规则能对目标企业形成足够的打击力度。财政部和国防部于是不再抢戏,主动把急先锋的位置让给了商务部BIS,力出一孔,政出一门,是新时期美国对华半导体“有限脱钩”战略的重要特点之一。
瓦森纳协议的“祛魅” 在10月7日美国商务部BIS接连出台三个pdf文件,拉开了新一轮对华半导体技术管制的大幕之后,该组织还在之后举行了媒体说明会,就调研的一系列问题向外界以音频直播的方式做了回答。在会上,美国商务部的助理官员表示新一轮条规将和年底的瓦森纳协定锚定,二者实现无缝衔接,这一现象同样值得注意。
具体来说,美国商务部出口执法助理副部长Thea D. Rozman Kendler表示,针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的ECCN技术参数将和“瓦森纳协定”达成协同,根据出口管理条例(EAR)第746.8条,BIS打算将相关条款写进“瓦森纳协定”,Kendler还指出,这一管制规定对俄罗斯也同样有效。 美国商务部不但跳到前台,和瓦森纳协定硬接触,而且在无明确程序更改的情况下,把同样在协定上签字且是合法成员国的俄罗斯排除在外,这也意味着该组织所代表的“后冷战共识”也变得荡然无存。
“瓦森纳协定”成立于1996年7月,全体会议(plenary)是该安排的决策机构。它由所有参与国的代表组成,通常每年12月份举行一次会议,全体会议主席的职位由参与国每年轮换。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和该协定保持着足够的分寸感,拉开一定的距离,给予了多边对话机制以一定的活动空间。
但在美国商务部在出口管制地位管制急剧蹿升的今天,美国不再顾及他们与瓦森纳协定原本保持的那种矜持的距离感,从幕后彻底走向了前台,双方沆瀣一气。集微网之前曾撰文评述,“瓦森纳协定”也撕掉了所谓四十多个国家的跨国进出口管制联合体的面具,彻底成为了美国棒打天下的工具,以一国之“私法”代替了“万国公法”,“瓦森纳协定”组织章程和落实原则,已经被美国商务部架空。
12月中旬,美国周四扩大了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击,美国将中国存储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YMTC)等36家科技公司列入贸易黑名单。进而,世界贸易组织(WTO)证实,中国就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提出申诉,指控美方威胁到全球供应链稳定。
中国商务部公告:“中方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中方关注,是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方式。”
WTO是否还有美中两国进入争端解决机制重要平台的作用?其实早在奥巴马时代晚期,美国参众两院的议员就已经逐渐觉察到,如果按照WTO那套规则行事,美国的综合国力会逐渐被中国赶上并超越,所谓的“搭便车”一词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Adam Hodge直接指出,WTO不是一个讨论国家安全议题的合适场所,她坚持立场称:如同我们已经与中国沟通过的,这些具针对性的行动都与国家安全有关。一个“国家安全”,成了美国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的护身符。
集微网采访到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国际历史副教授克里斯·米勒,指出过去十年中,全球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将贸易和投资限制描述为国家安全问题,并拒绝WTO就此事做出任何裁决,WTO争端解决机制已被显著弱化。
2022年以来,美国商务部的种种动作越老越彰显出“寡头”化的特点,对内对外都是如此,抢占收拢了国防部和财政部的对华遏制资源,并且极力边缘化瓦森纳协定和WTO的多边机制(尽管瓦森纳协定的多边对话机制带有很大程度上的虚伪性),也使得游说集团和民间动员力量也遭到某种程度的弱化。总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界来讲,2022年是放弃幻想,砥砺心志的一年,外部的压力能否转化成催生内部能动性的原生力,2023年将初见分晓。(校对/周宇哲)Bsport体育Bsport体育
Copyright © 2018-2024 b体育·(中国)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鲁ICP备16034232号-23